向北大捐10亿创历史李永新的中公教育品牌商标保护却犯了大错
图片来源百度图片
作者橙子编辑橙子创历史的10亿捐赠
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捐赠给母校北京大学10亿,并许诺未来为社会、为教育捐助的第一个100亿也一定要给北大。
这已不是李永新首次为北大捐款,其参与建设的北京中公公益基金会此前已为北京大学捐款1亿8千万。李永新毕业于北大,2003年正式创立中公教育集团,开创国内公务员培训行业之先河。2006年获得广大考生的个一致认同,此后进入快车道,2019年中公教育实现A股上市。目前公司市值2041亿元,较上市时公司的总市值涨1438.14亿元。
福布斯发布的《2020福布斯·中国400富豪榜》显示,李永新家族以1261.1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《2020年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》第23位。
2020年疫情爆发后,以线下为主的教育培训机构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,而线上培训理论上整体受益。以线下为主的培训机构中,好未来、中公教育、思考乐、新东方实现正增长,但中公教育是营收增速最快的,2020Q3营收同比增长21%。
中公教育是行业内最早提出协议班的企业,占据了行业先发优势。率先占领市场、打下口碑。通过精细化运营学习环境,解决职业探索期人群自律痛点,以选拔类培训切入,实现极强规模效应。据机构数据统计,中公教育在中国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占有率达到30%。
品牌商标暗藏危机
「知产行业观察」查询了中公教育旗下的商标信息,公司共有146个商标申请,已注册商标97个,无效商标37个。商标注册类别集中在43类、35类、23类。
这个商标量与其千亿市值的规模显得不太匹配,是中公教育不重视对自己品牌的商标保护么?
当前中国教育品牌市值超千亿的公司有四家,分别是好未来、中公教育、新东方、跟谁学。查询其商标信息,华图教育有319个商标。好未来有1893个商标,新东方有685个商标。
可见,中国一线教育龙头的商标数量均不是太多,而中公教育又是其中商标数量最少的。那么中公教育现有的已注册商标,对品牌的保护已经完美无缺了?
搜索“中公教育”四字商标,已注册表商标权利人为中公教育,有自然人去年在41申请同样商标,当前商标状态为“驳回待复审”。搜索“中公”二字已注册商标,权利人除了中公教育外,还有多个自然人,所申请的“中公”商标包括文字及图形商标,其有多个图形商标做了特殊设计。
而自然人卢景涛则照搬中公教育的logo标志,注册了“中公”及“中公offcn”相关图形及文字商标。图形部门的底色不同,其他部门可看出明显相同。
41类教育行业的核心商标类别,该类别有4个“中公”商标,中公教育有两个,其余两个权利人为韩晓东和中公天下文化传媒。
进一步查询可发现,韩晓东名下当有10个已注册“中公”商标,有多个商标显示为“闲置”状态,说明注册后并未使用。包含“中公”商标在内,该人名下共有345个商标。
同样,中公文化传媒的“中公”商标也有多个为“闲置”状态,该公司名下的78个商标中,也有大量其他闲置商标。由此推断,中公教育的核心品牌“中公”及logo标志很大概率已被抢注,上述相关商标申请主体所注册商标可能并不是以“使用”为目的,有可能是投机性目的。
虽然中公教育通过多年研发投入、渠道建设、名师引入等建立了自身品牌壁垒,树立起公认的行业口碑,但依然要警惕相关商标抢注、侵权行为发生。否则,不排除会有一些抹黑品牌的事情发生,如蹭名牌欺骗不知情消费者等。
此外,若品牌核心商标沦落他手,尤其是竞争对手名下,在未来业务发展、营销活动等必会遭遇不必要纠纷,影响业务正常推进,甚至影响公司战略发展进程。